“中融信托产品暂停兑付”的消息已在坊间发酵了三五天。
有传闻称“中融信托涉事产品规模高达6000亿元”,并波及其他多家信托公司;也有网传截图观点指出,此番暴雷可能影响诸多行业,或将导致中国版“雷曼时刻”。
(资料图片)
实情究竟如何呢?截至发稿,三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官宣“踩雷”中融信托产品,与此同时多家信托公司陆续辟谣相关传闻。8月14日上午,中融信托官网发布声明提醒投资者谨防不法分子进行诈骗,未就坊间传言做正面回应。
三家上市公司官宣踩雷,中融暂未正面回应传闻
恐慌是从一则传闻开始的。8月10日开始,“中融信托产品停付”的消息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暴雷范围随后波及至多家信托公司。
很快,光大信托、五矿信托、中航信托连夜辟谣相关传闻。11日晚间,三家头部信托公司回应不实言论的同时,两家上市公司即金博股份和南都物业发布关于信托产品逾期兑付的提示性公告——涉事产品则均来自中融信托旗下,涉及逾期兑付金额近亿元。
金博股份称,2022年8月10日至12日,通过恒天财富购买的中融-隆晟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融-泽睿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两款产品,本金合计6000万元,本金及及426万元投资收益均尚未收回。此外南都物业表示,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也出现逾期兑付,购买的3000万元“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汇聚金1号”)面临逾期兑付的风险。
更早之前的8月4日,咸亨国际曾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购买的三款信托产品面临兑付危机。其中一款即中融信托的“中融-丰盈176号集合资金股权投资信托计划”(以下简称“丰盈176号”),涉及金额2000万元。截至公告日,剩余信托产品本金257.06万元及投资收益尚未收回。
受影响的还有大量个人投资者。据财联社报道,经过周末发酵后,部分中融信托投资者维权群中,已有不少人已着手准备报案、找监管反馈,或找公司寻求正面回应。
14日上午,中融信托官网发布一则《关于谨防不法分子进行诈骗的严正声明》(下称《声明》)。《声明》称,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建立专项退还小组等形式实施诈骗,并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该网站因为维护原因一度无法正常访问。
据第一财经报道,对于近期网络上发酵的停兑消息,中融信托客服人员对投资者表示:网上消息大部分属于谣言,个人所购产品的风险还要看产品具体情况。据了解,近日有部分投资者到访中融信托线下财富中心咨询,工作人员在安抚投资者的同时表示,希望投资者多给公司一些时间,公司正在紧张处理。
停兑产品规模为千亿级,或涉嫌资金池业务
据财联社援引多位投资人、部分中融财富前员工消息报道称,目前中融信托部分产品确实已经停止兑付。一名中融财富前员工对财联社记者称,目前暂停兑付的产品规模在3500亿元上下,但不包含中融信托自营渠道产品,因为后者无法统计。
坊间此前有传闻称,“中融信托涉事产品规模或高达6000亿元”——凤凰网《风暴眼》分析指出,这个数额的来源可能是中融的信托资产总规模。
资料显示,中融信托成立于1987年,前身是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目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的经纬纺机持股37.47%,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则是中植集团,持股32.99%。哈尔滨投资集团和沈阳安泰达商贸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1.54%、8.01%。
中融信托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自有资产 304.18 亿元(合并),公司及各子公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 7857.09 亿元。受托管理资产中,公司管理信托资产6293.49亿元,占80.10%。
也有说法称,暴雷金额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关联的可能是中融信托资金池类产品规模。与此同时有市场传闻称,中植系爆雷引发中融信托停兑,理由为资金池业务出现问题。
来自清流工作室的独家调查提供了一些佐证——中融信托的大量理财产品,其资金投向除了标准化产品,还可投向非标准化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被业内默认为资金池产品。一份在投资人间流传的表格显示,此类资金池产品未兑付规模可能高达1500亿元。
实际上,监管较早前就已开始限制资金池业务规模。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再次明确严控资金池业务,要求信托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通道业务和资金池业务。
据北京商报报道,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中融信托逾期情况主要是中植系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与其他公司关联度不高。逾期兑付会对信托公司当期业务情况产生直接负面影响,但如果是小规模则影响有限,对于行业则会影响行业信用,但预计不会形成关联效应,信托行业整体风险可控。
中融信托多项目投向房地产,近年来频繁踩雷
除了上述几家已发布公告的公司,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所持有的中融信托产品仍在投资期限内。
例如,微光股份曾在今年3月发布公告称,公司有2笔各5000万金额的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于8月20日和9月11日到期。ST民控购入的1亿元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将于2024年4月27日到期,预期年化收益率6.1%。
据界面新闻梳理,实际上近年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踩雷中融信托信托产品。其中大多涉及房企债务问题,比如上述提及的咸亨国际丰盈 176 号背后即为祥生集团债务问题。
2022年4月,塔牌集团宣布购买的“中融-丰腾 83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进入延长期,原因为融创地产未按期履行其在信托计划项下的资金支付义务。截止到2023年4月7日,公司已累计收到该信托产品本金77.96万元和收益73.97万元,信托产品剩余本金和展期期间剩余投资收益将按展期期间的信托利益分配方案进行回收。
吉华集团2021年3月和2022年4月购买的中融-骥达1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融-丰腾8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都处于延长兑付期。
中融信托的此番危机与其资产布局或有个中联系。凤凰网《风暴眼》梳理发现,近十年来中融信托似乎钟爱房地产投资,其房地产业务占资产金额比率分布在5.44%-18%之间。截止2022年末,中融信托资产总计6293.49亿元。其中,房地产金额672.59亿元,占比10.69%。
据时代财经早前报道,中融信托还曾“踩雷”过恒大集团、佳兆业、阳光城、蓝光集团、泰禾集团等数十家企业。
为此,中融信托甚至还被迫下场当“开发商”。2022年4月,融创正式退出旗下的“中山铭晟房地产”,转由中融信托100%持股。中山铭晟房地产投资了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山立信、中山建成和中山茵景,分别对应此前融创在中山的五桂山、民众、三角的项目。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中融信托深陷“停兑风波”:规模约3500亿,频繁踩雷地产,官方提
裕兴股份:公司持有的信托产品不是中融信托的
华瓷股份(001216.SZ):没有购买过信托产品
摩根大通:中国顶级信托约2.8万亿元信托资产面临违约风险
多家上市公司官宣踩雷中融信托,金额合计近亿元,信托业风险暴露
常宝股份:公司没有光大信托理财产品
第七大道(00797.HK):无锡第七大道在信托计划的投资可能存在潜在
第七大道(00797):本金7000万元的信托计划投资可能存在潜在亏损
数亿元理财在中融信托,微光股份股价单日振幅超7%,公司方面这样
陕西金叶(000812.SZ):截至目前持有西部信托2.12%的股权
年内上市公司购买信托超92亿元 3家理财“只投”信托 业内建
新和成(002001.SZ):未购买信托类产品